close

直到昨天才發現,我對人生的路其實想的不遠,眼光沒有放的很長。

這該怎麼說呢?

長久以來都是做了再說,錯了就修正,
做事情如此,情感亦是。
沒有想的很深,有時候甚至只是一種直覺(所以我很主觀)。

像是25歲開始工作後,曾經想過那應該在28歲時,職位上有所突破,那時好像是這樣想的,工作三年就擔任管理職應該是很cool的事情吧! 後來僥倖真的在28歲當上經理,不了解的人會以為我是照著計畫前進,可其實這前進的過程中,我壓根就忘了這目標,每天每天,只是照著我的性格工作著,積極、熱情、不擇手段拼了命的前進,原來都只是一部份原本的性格顯現,那和想要達成目標其實沒有什麼關聯性。

因此,你看見了一個我的盲目,我其實沒有目標,只是順心而活。

另個盲目是更深層的頗析。
當你問我為什麼要擔任主管,為了什麼原因? 我其實不知道。這和我追求金錢目標一樣,不是因為想要退休而追求財富,不是因為想要達成什麼不得了的成就而努力工作。

前兩個月有了一點轉變,終於知道在工作上所擁有的價值是什麼。

其實就是回到一開始什麼都沒有的我,
開心的做、做到自己認可的最好、覺得想要做就去做,
最重要的是,沒有達到目的也要放寬心的去做,
真實的呈現不願意輕易妥協的我,
就是我的價值與堅持。

這樣的我與25歲盲目的我 有什麼差別?
差別在於對於心的體驗,

終於知道人生走到終途,檢視你的達成率高與低的並不是職位、也不是薪水、更不是財富,而是你還能否保有一開始最真實最美麗最純樸的你,

可能最初的我真實卻不完美,可是卻很可愛。(有點自戀)
我能不能繼續保有開心就在於,我能夠接受多少的他?!

 現在,讓我在花些時間想想,我要追求的每個里程碑背後的意義是什麼吧! 像是為什麼這麼想要憑著己力擁有很多的財富? 擁有了以後,會有什麼改變嗎? 那改變是什麼? 這對我的人生 我的好友 我的家人的意義在哪裡?

就像德盛安聯的廣告,"投資,看的越遠越好",
我已經知道了能夠保有原來的我的性格有多珍貴,
現在是應該要進一步的想想,
我可以怎麼的活著、付出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onedith 的頭像
    monedith

    路走到底了,就轉彎。

    monedi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