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小時候爸媽有過很艱苦的奮鬥歷程,媽媽說懷著大弟時當時將存款等都拿去投資工廠,當時是真的過著不知道下一餐在哪裡的生活。可是爸媽從不讓我們擔心讀書以外的事情,想要學什麼才藝就可以學,像是 繪畫 作文 鋼琴 書法和一堆有的沒有的,只要我提出來就可以學,家裡甚至為了我買台鋼琴,可是在沒幾年後就安靜的躺在那裡過完它不甚精彩甚至是沒有被好好對待的一生。
我也不曾為了下一餐在哪裡煩惱過,因為爸媽已經準備好了。我不曾因為無法補習或者買課外教材而煩惱過,只需要想著 還要在買什麼書 才夠?還要補習哪一科才會更好(雖然我實在討厭補習)?因為頭腦還算可以,台灣填鴨式的考試教育實在太合我的胃口了,只需要用一點邏輯就可以知道答案是哪個,或者說,只需要死背下來,就可以拿到高分。但是,卻不知道還是有很多人為了考試而痛苦著,所以,我並沒有具備相對的同理心去面對那些準備的很努力卻無法取得好成績的人,或者說,我那可憐微薄的生活經驗造就沒有很高的同理心,因為這一切是這麼的唾手可得,甚至,我以為那是我應得到的。
上了大學之後才發現竟然有人需要去就學貸款,同學是為了下一餐而去打工,我那些極少數的打工經驗都是為了想要買更多物質的東西而去打工。然後憑著一定的學歷很輕鬆的取得很好的工作,接著我變得習以為常這些中產階級所擁有的社會資源,我被媒體影響著我的思考,過著社會要我過的生活: 假日,聚餐美食旅遊看電影逛街買東西談著小情小愛。
全然忘記了自己曾有的初衷,忘記自己想要蓋養老院照顧獨居老人解決獨居老人的初衷,忘記要讓社會變得更和諧沒有太多貧富差距問題的初衷,我那國中高中獨有的狂狷與高貴的情操,此刻蕩然無存,因為,通通都忘記了,且用忘記來原諒自己現在如此的無知與一廂情願。
當看見台北市政府殘忍的在寒夜用水柱驅趕游民時,我也只是看見了生氣了,可是,什麼都沒有做。當看見政府為了做一個花博為了選舉而浪費公帑時,我也只是看見了然後忘記。當看見勞工上街頭為了工作權益爭取時,我無動於衷,我以為那與我無關。當看到越來越多的小朋友為了繳不出的營養午餐費用而餓肚子時,我也無關痛癢。房價漲到讓一個台北人就算不吃不喝也買不起房子時,我還在擔心政府打房會不會打到我。
我怎麼變得這樣無感? 我怎麼變得這麼的冷血殘酷?我是不是早就變成了那個擁有許多社會資源然後開始設下一道一道門檻不要其他在我下面的人翻身的人? 我忘記了這些上天賦予我的能力與給與我的資源是需要被珍惜且善用的,變得自私自利的只想著成就自己的美好爭取著更多更高的社會地位的人,
可是,你,真的配擁有這麼多嗎?你憑什麼可以擁有這麼多美好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