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電影後腦海中浮現的是,究竟是什麼能量可以在某個時刻成就了某個人,讓本來可能只是個nobody的他變成了英雄?
在還沒有看這部電影前,只記得小時候到了霧社看見了一尊雕像,爸爸和我說,這位是抗日英雄 莫那 魯道,他是位原住民,這就是我從那時後到觀影前對他僅有的印象,回家後透過維基百科知道當年的霧社事件,也瞭解了為什麼本來歸順日本人的莫那 魯道到後來卻選擇了抗日。
source: 莫那 魯道
本來去過日本多處的莫那 魯道,他深知空憑原住民的力量是難以抵抗擁有強大武器的日本人,因此擔任首領的他選擇歸順日本,並且要族人忍耐日本的苛政。但是這一切確在他48歲那年(1930)因為長子和日本警察產生衝突決定出草,反抗日本人。
這大概就是史實中記載的過去,
電影後,反覆的問自己:究竟是什麼成就了一個人可以在歷史中留名?
若不是因為1930年那場衝突,莫那 魯道恐怕只也是眾多台灣人之中的一個平凡人,但因為當時的局勢已經毫無可挽回,所以,他在明知道以卵擊石 必死無疑之下,決定轟轟烈烈的大幹一場, 反正怎樣都要驕傲的走在彩虹橋上,回到祖靈身旁。
“真正的人可以輸掉身體,但一定要贏得靈魂!”
“如果文明是要我們卑躬屈膝,那我就讓你們看見野蠻的驕傲。”
一個人如果被時勢逼到完全沒有退路,有著高貴靈魂的人會做出即便是死亡也不害怕的選擇。記得電影中霧社事件後,日本人開始反攻,當時一台台轟炸機出現在部落上空,賽德克族人不停的向著天空開槍,此時的莫那 魯道突然大聲的要大家停止,他問族人:你們就這樣畏懼著日本人 你們害怕死亡嗎?
這是我覺得很感動的一幕, 英雄就是明知到不可為卻而為的人,英雄不見得需要透過成功來成就他,光是那份義無反顧的行為就夠了。 當然,電影中最撼動人心的是生離死別,妻子們為了讓男人心無旁騖的抗日而多數選擇集體自殺,
訣別的這刻,年長的母親唱著:
我的孩子們,你們怎麼了?
為唱出祖靈的歌需要吞下許多的苦,
為說出自己的話需要吞下許多屈辱 ...
電影的配樂非常好聽,當然少不了介紹主題曲:看見彩虹
我想若我是當時的族人,
我必會選擇以最偉大的方式死去,
一點也不甘願委屈沈重的忍耐過完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