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中看了一本法國小說: 刺蝟的優雅,內容是兩個截然不同背景的人卻在追求心靈/知識的路途中有了交集,他們唯一的共同點大概就是孤獨、自我與憤世嫉俗。
裡頭有不少對人性、人生頗析的內容,碎碎念但很有意思,也引人深思,像是,在人生舞台如夢的章節中提到的一個觀點,他說,我們屬於靈長動物,主要活動是保持和維護疆土,讓我們得到保護和稱讚;我們設法在部落的階級層次上往上爬,或是避免跌落,因此,我們有一大部分的精力是用在恐嚇或是誘惑上,單靠著這兩項策略就能夠征服疆土、階級地位。
可是壓,當我們冷眼旁觀自己的所作所為後,會寒心的發現,那些所付出的畢生精力原來只是為了保持原始需求。
當看到這章節,心被震了一下,當然知道書中的主角們都是以較為非主流的思考模式去思考人生,但他們所描述的人性與人生卻又是那樣真實不過的發生在身邊,甚至自己身上。
像是在關係中,我們最常為了什麼事情爭吵? 除了個性不和外,恐怕就是為了錢財。結婚時的禮金該怎樣分配? 誰要負擔比較多的家庭開銷? 要拿出多少錢來奉養雙方的父母? 小孩子的教育基金? 我們的旅遊基金? etc ... 關係中說到錢,好像就讓本來合諧完美的關係變了質,可是這些眼前看的到、摸的到的物質卻都是人類透過文明所發明出來的產物,但我們卻因為太渺小平凡而被文明所制約,甚而發生了為數不少大大小小的爭執、爭鬥。
有人曾經說,除非你擁有過財富,然後放棄財富,你才有資格說你是不愛錢財的人。
我同意一部份這樣的說法,的確,平凡如我,是需要透過大量的體驗去了解自己,然後證明自己。但是心靈力量強大的人並不需透過體驗而來做到達觀境界,相反的,即便他不曾擁有,他也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不碰的又是什麼?! 只要你隨時都保持正念,都清清楚楚的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你就不容易被迷惑雙眼,迷惘的做著沒有知覺的行為。
有很多東西是我們以為我們需要,因此我們盡全力的去追求,但當我們得到了後,才發現我們其實沒有因此擁有了原來自己還沒擁有前想要的快樂,好像變的更多了煩惱,好像因此而不開心。
身邊有個很年輕就透過網路而成為富翁的朋友,算是少年得志吧,記得年紀才35歲出頭的他,擁有了可能這生都花不完的錢財,交了不少令人稱羨的女朋友,最後更抱得美人歸,我還記得當時婚禮上意氣風發的他,一身剪裁得宜的名牌西裝,搭配新娘老婆身上名設計師設計的婚紗,證婚人更是當時重量級的政商大老,那場婚禮我見到了金錢的力量,老實說,這力量有時候還真的有點去他的令人覺得感動。
婚禮結束後的好久,在偶然的某天,我們網路上相遇,聊了一下近況,他告訴我 過去長達一年內因為壓力而受了失眠的苦。我聽了很訝異且不解,問他:你幾乎什麼都擁有了,有名車、豪宅、美麗的妻子和財富,你怎麼會失眠?
他說婚後他也的確過了一段很愉快的生活,和新婚妻子跑了世界很多地方旅遊,品嚐美食、過著舒適的生活。可是在不斷的付出物質後卻發現自己變的很多疑,他常常問妻子喜歡他哪裡? 如果他沒有了錢,她還會喜歡他嗎? 你知道的,有些問題說多了,就真的變成了問題,他這樣告訴我。
我其實不知道他的妻子為了什麼原因嫁給他? 或許就是因為他的財富,或許也不,但是,不管什麼理由,妻子也沒變,但是我那個朋友為什麼會感到如此的不安心?
可能你覺得是因為太過愛對方使然,因為很愛,所以想要留住,因為很愛,所以想要擁有更純粹本來的面目。此時我卻看到了人的渺小,無知的被身邊的財物給侷限了心靈,擁有越多物質上的財富,卻發現自由變的更少了。 我那位朋友其實不太了解自己,所以,才會不斷的將問題丟給妻子,要妻子說出嫁給他的真正理由? 也許那個理由就是他的妻子很愛他,可是,他卻被財富迷惘了雙眼,心感到不安,正因為擁有了太多的財富,讓他開始動搖了本來的初衷,接著演變成為猜忌,自己也受了失眠的苦。
如果重來一遍,你想要的是什麼?!
有錢很好,可是千萬不要被錢給奴役了,這些都只是文明下用來制約人生的身外物。
我想要追求的是完全的自由,心靈上的自由。當一覺醒來,嘴角是上揚開心的迎接每一天,不用擔心害怕失去什麼,只需要全心全意的活在當下。